别让“相对而坐,沉默无言”
成为常态
生活变得“数字化”时,那些看起来有点“脱节”甚至“笨拙”的场景,格外值得怀念。
吃过晚饭,人手一部手机坐在客厅,伴着电视背景音乐,低头刷刷已经刷过三次的朋友圈,大家一言不发,“宣誓”着“别打扰我的世界”。
我爸有一次打趣道:“世道变了,连电视都没人看了。现在人们坐在一起都不聊天。在过去,就算写信,也期待收到别人的消息。”
隔着手机屏幕,短短数分钟,发出的信息就超过百条;和家人坐在一起几小时,说过的话不超几句。
“北京什么都不好吃”
我们不好意思向家人表达“爱”了。这或许也是偶尔怀念起“从前慢”的理由。
莫言曾在2003年被非典疫情困在北京。离开家乡味儿,独在异乡的他实在难以适应。没办法回家,只能一封家书传给远在山东的父亲:
“我知道麦子已经收割完毕,家中已经吃上了用新麦子面粉蒸出的馒头了吧。我们在这里吃的馒头,都是陈年麦子磨的,其中还添加增白剂什么的,白得发青,不好吃,没有馒头味。北京的大葱也不好吃,北京什么都不好吃,北京的蒜也不够辣。”
那一年,莫言48岁。但流露在信纸上的,依然是一个孩子之于父亲和家乡的念想。
思念、开心、难过、埋怨......每一种情感书于纸上,成为家人们彼此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。一封带着平安气息的书信送达亲人身边,就能燃起全家人的希望。“开拆远书何事喜,数行家信抵千金”,白纸黑字的家书看得见摸得着,字字句句都是真心的流露。
如今,我们习惯于在手机里奔放,在现实中“含蓄”,手机里有一万个“爱你”的表情,对远方的家人,却少了些“爱意”的释放。
亲情,也需要“保存”
爱是需要表达的,家人间更需要能够“留下”的沟通方式。
梁启超始终坚持给自己的九个子女写家书,每封都要让所有的孩子看到。从生活琐事到家国天下,每一字都是家风与家训的传承。
当我们提起笔,用文字记录对家人惦念的同时,也在用更亲切的方式,传递爱,传承爱。每一封家书都代表着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,和一个小家深厚的血脉情感与爱意。
“其实,妈妈,说到这里,我还是非常非常愧疚,因为,我带你去的地方太少太少了。”
“对不起,妈妈,世界那么大,我却没有带你去看看。”
当来信者写下这封家书时,母亲遗憾地在2018年春节前离世。当母亲在世时,他曾为母亲写下40封信,却因为成年人表达爱意的羞怯未能送给母亲。如今,它们成为永远的“滞留”。如果能够重来,他希望能够带着母亲,走遍世界的角落,陪伴在她身边。
“希望你能理解妈妈,我没有很多的时间在你身边去提醒你,哪些是对的,哪些是该做的。妈妈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。妈妈现在没有能力给你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,我很抱歉。妈妈知道你是一个心地善良内心柔软的孩子,我当然希望陪伴你久一点,再久一点。但你要知道,人生没有不散之筵席,早晚有一天我会离开。到那一天你不要害怕,也不要难过得太久,你要学着适应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各种难题。”
这是望子成龙的母亲对孩子的真情流露,给孩子最真挚鼓励的同时,也告诉她“坚强豁达的生死观”背后的含义。
若是几年后,自己抑或是家人,重新打开这封信,看一看曾经家人们意味深长、余味隽永的情感,或许眼前会浮现出曾经的点点滴滴,和那些曾经或许因为胆怯而未能表达出的爱意。
家书中的人生各不相同,但血脉相连的情感同样深刻。
当你远离家乡牵挂的家人,接起电话却不知该说什么;当你与家人坐在一起,却因为“叮咚”的微信而忽略了与家人的沟通;当所谓的“代沟”让家人彼此产生误解甚至是隔阂......一封真实的书信,纸笔之间的情感,会架起亲情最坚实的纽带。
不要再让“相对而坐,沉默无言”成为常态,不要将所有的爱流于手机屏幕上的“发送”按钮。
|